第(3/3)页 其人英喜好草书,但水平又一般。某日偶得佳句,连忙奋笔疾书,回头让他侄子帮忙誊抄,侄子抄到字迹怪异之处,就好奇问这是什么字。张商英看了半天,没认出来是什么字,当即责怪道:“你怎么不早点问,搞得我都忘了自己写的是什么。” 你别说,即便是现代,这样的人也不少,个个自诩狂草大家,实则写得跟鬼画符没什么区别。 归根究底,是太过追求墨色浓淡跟笔画粗细。 笔法自然,章法自由的同时,不失法度,才是草书创作者该考虑的,而不是哗众取宠故意写丑。 创新可以,但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有价值。 陈景乐想着,既然是参展,那么偏艺术性一点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 于是便尝试着走草行风格。 当时状态不错,只一遍就写出了满意效果,直接打包寄出。 名次什么的,不做期待,只要能入展就行。 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国展,不知道其他参赛选手什么水平,就当试水了。 他的人生态度向来如此,不管做什么事,都会认真去做,但是会把期待感尽量降低。 因为一旦抱有期待,就容易患得患失,特别是结果不达预期,难免失落,这样有损心神。 是过程更重要,还是结果更重要,每个人都有不同想法。 …… 李文卉这几天逐渐适应并跟上陈景乐的节奏。 即便是户外四处跑那两天,都没有掉链子,累倒是不累,就是每天都会被问很多问题。 而提问者不是别人,正是表哥陈景乐。 遇到各种情况,陈景乐都喜欢先问她什么看法。 当然,她的看法不重要,毕竟一个高中生、准大学生,能有什么过人见解? 关键是陈景乐想听她说,或者说考察她的思维能力、认知水平。 李文卉一开始还支支吾吾,扭扭捏捏,后面得到陈景乐孜孜不倦地鼓励后,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。 即便说得不好,也不会受责骂。 陈景乐对她称得上耳提面命,简直是手把手教她做人做事。 李文卉对此心里是很感激的。 她觉得乐哥变化最大的,并不是外貌,而是思想。 之前她在外公外婆家住、在这边读书的时候,虽然很优秀,但没有那种跟旁人相比出类拔萃的感觉。 然而现在不一样。 她能很明显感觉到,乐哥在看待问题的角度、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等方面,比原来强太多,比她接触到的任何人,包括之前学校里那些厉害的老师,都要强! 已经不是常人能比的。 有点像那种看透世事的哲学大师,他说的每一句话,都富含哲理,让自己这个才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恍然大悟,如当头棒喝。 光是这几天学到的东西,感觉比过去十几年学到的都要多。 毕竟之前更多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,而现在陈景乐教她的,是社会上是整个人生都适用的道理。 后者如果没有人教,光靠自己悟,她感觉起码得到大学或者大学毕业才有可能悟出来。 除了给陈景乐当小跟班外,李文卉还有一项任务,就是辅导陈绮云期末复习。 陈绮云的变化也很大。 在李文卉印象中,她之前可是大懒蛋来的,每天就想着看电视玩手机,然而现在成绩都来到年级前三了,而且是坐二望一的水平。 进步惊人。 说是辅导,其实需要她做的不多,顶多陈绮云有什么不懂的,稍微向她请教一下。 显然陈绮云的变化,是受乐哥影响,而陈绮云的回答,也证实了她的猜想。 李文卉很羡慕陈绮云,对方比她幸运多了。 要是自己能在高一高二时候,也像陈绮云那样,跟在乐哥旁边学习,接收他的辅导,说不定高考成绩还能多几十分。 除开这些,最让李文卉高兴的是,帮陈绮云辅导完功课后,能吃到乐哥做的饭菜。 这让吃惯学校食堂的她,惊为天人。 简直神仙美味! 一想到陈绮云几乎能天天吃到,就更羡慕了。 再就是大嫂李北星,这位长得跟仙女似的,气质又温柔典雅的大美女,相处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。 相反,比一般人容易相处得多。 家境优渥,但没有半点架子,而且对她跟陈绮云俩人很是大方,周六直接带她们去商场各种买买买,教她们怎么护肤怎么穿搭。 一圈下来,每个人手上都提着各种大袋小袋。 李文卉头一次觉得自己不像是来打工的,更像是来享福的。 “准备一下,下午我们再去做个实地考察。” 等李北星带着两个小豆丁回来,陈景乐对李文卉说。 “好的。” 李文卉忙不迭点头:“这次是去哪里?” 陈景乐微微一笑:“今天就不下乡了,去公司的线下实体店看看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