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如果他为了徐凤霞选择离开,孙向阳同样不会勉强,说白了,孙庆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,煤矿那边随时都能找出替代他的人。 要是换个不可或缺,不能取代的人,那孙向阳估计又是一种态度,甚至会想方设法帮他完成心愿,只为了把对方留下,安心的工作。 矿务局留在双水湾的人是一个姓郑的副科长,由他来协调工程队,为双水湾煤矿扩建。 不管是设备,还是人员,都是从矿务局那边抽调来的专业队伍。 可以说,这次煤矿扩建,根本不用双水湾插手。 对于这些专业队伍来说,以往从事的都是中大型煤矿,像双水湾这种小煤矿,根本就不值一提。 “小徐同志,你是留在这边的知青吗?” 郑科长今年三十二岁,虽然是副的,但也要看在什么部门工作,如今的矿务局几乎管理着全部的矿产,绝对是肥差中的肥差。 要不是上面对双水湾比较重视,他作为一个副科长,根本就不会亲自跑到这边盯着。 区区一个小煤矿…… 当然,煤矿小,但人家的背景大,来之前,他的顶头上司可是郑重交代了一些事情,也让他不敢疏忽。 “对,我在这边已经待了四年多。” 徐凤霞点点头说道。 “四年,不短了,你们这些知青也不容易,不过现在上面已经允许知青回城,你没打算回去吗?” 郑科长一副聊家常的模样说道。 “我想考上大学再回去。” 徐凤霞说道。 要不是为了这个目标,以她跟陈书婷的关系,今年回城的名额肯定有她的一个。 只不过,以她的家庭,就这么回去,显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。 毕竟回去以后找不到工作,还不如留在双水湾,最起码在这里,她可以有工分赚,自己养活自己。 “考大学?好,年青人就应该有这个志向。” 听到徐凤霞的打算,郑科长眼睛一亮,一副鼓励的模样说道。 “嗯,我会努力的。” 徐凤霞得到对方的认同,心中更加坚定。 “我知道,在乡下的条件有限,缺少一些重要的复习资料,如果你需要,我可以帮你从省城那边带一些学习资料,我们局里,今年就有两个考上大学的,我跟他们也比较熟悉,可以问问他们考大学的经验。” 郑科长很热心的说道。 “谢谢郑科长。” 面对对方的好意,徐凤霞说道。 不过她并没有告诉对方,自己的问题不在于学习资料,而是一到考场就紧张,如果她能克服这个毛病,以她的能力,考上大学并不难。 尤其是今年的考题,她后来也仔细研究过,正常发挥的话,完全不成问题。 就算明年试题再怎么变化,她相信自己也能考上。 前提是必须先克服自己紧张的毛病。 这也是她选择跟更多人接触的原因。 “不用客气,过段时间等我回去,就会帮你好好问问。” 郑科长温和的说道。 “对了,我这刚来双水湾,能跟我说说双水湾的情况吗?尤其是那个孙队长,我对他挺好奇的。” 随后,郑科长话锋一转。 “孙队长?” 听到对方的话,徐凤霞顿时犹豫起来。 要说对孙向阳的了解,她自然很清楚,甚至因为陈书婷的缘故,她知道的要更多。 但问题是,她不确定这位郑科长到底是什么意思。 “对,就是孙队长,据我所知,他是煤矿的队长吧?而且全权负责这次煤矿的援建,我想着多了解一下这位孙队长,也是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工作。” 郑科长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说道。 至于真实目的如何,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清楚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