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同时,孩子的教育问题,也是这些人关注的重点。 随着高考恢复,哪怕农村人,对子女的教育问题,也会不断的重视。 恰好双水湾就有一家小学,每年还免学费。 再加上双水湾种种待遇,他们只会求着搬迁,落户到双水湾。 到时候,少说五六百,多点上千,等于让双水湾的规模人口再度扩大一倍。 不过这个计划,孙向阳并没有透露,毕竟不管生产队的消失,还是分田,亦或是工分的消失,全都是没影的事情,这些东西,也都没法解释。 好在,孙向阳开口之后,孙恩光便立即同意下来,压根就没有问为什么。 在他心里,听孙向阳的,肯定不会有问题。 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,一种盲目的信任。 尤其是,孙向阳每次去京城回来,好像双水湾都会使劲往前迈一大步。 第一次,带回来了剪纸画。 这一次,直接扩大了煤矿的规模,而且还不用双水湾掏钱。 这么好的事情,让他恨不能孙向阳多去几次。 原本,双水湾煤矿扩建的事情,只限于双水湾这边,可随着孙恩光去社里其他生产队转了一圈后,彻底轰动了。 尤其是金家沟那边,原本就有煤矿,只是那边的待遇远远没法跟双水湾相比,毕竟金家沟那边既没有通电,也买不起那些矿车之类的,开采过程仍旧很原始。 在知道双水湾煤矿扩建,严重缺人,打算从周围生产队招人后,几乎全都跑去大队长或者支书家堵门,一副你们敢不同意,别怪老子不客气的模样。 至于说什么支书,大队长的威信,在能够去双水湾煤矿工作的机会面前,实在不值一提。 双水湾煤矿改革以后,每天少说二三十个工分的事情,谁不知道,谁不羡慕? 但那是双水湾的事情,谁让他们没有出生在双水湾了? 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。 可现在,机会有了,谁不心动,谁不想去? 而不管是金家沟,还是其余生产大队的干部,也纷纷头疼不已。 如果孙恩光没有开出剪纸画名额的事情,任凭他说的天花乱坠,那些生产队干部也不会同意,甚至坚决反对,这可是青壮劳力,而且不是三五个,是三五十个。 对于任何生产大队来说,都是伤筋动骨的事情。 可剪纸画名额,赚外汇,却直接挠到他们的心里。 而且,这些干部也都是有亲人的,就算他们不去,可家里有哥哥弟弟家的孩子,甚至自家的孩子,总不能不考虑吧? 毕竟双水湾煤矿的待遇,连他们都眼红。 所以很快,这些生产大队便闹腾起来,甚至比双水湾这边,引起的轰动还要大的多。 不能当下一个沙坪坝,可只要加入双水湾煤矿,也等于享受到了沙坪坝的部分待遇,之所以说部分,是因为只能自己到煤矿赚钱,而沙坪坝那边,可是全部,全家都加入了双水湾,青壮劳力可以进入煤矿,子女可以免费上学,媳妇可以进剪纸画小组,或者做别的工作,反正自从双水湾改革之后,就已经是所有人都羡慕,憧憬的对象。 可惜,他们的生产大队,压根就没法跟双水湾比,就算大队提高大家挣的工分,每天也拿二三十个都没用。 因为基础摆在那里,盘子就那么大,十个工分,跟三十个工分挣得一样多,有什么用? 但双水湾不同,每个工分都是实打实的,社员们赚的多,而双水湾赚的更多,相当于总盘子不断扩大,只是拿出部分来,奖励给全体社员。 而除了各个生产大队,就连公社那边,也引起了骚动,但相比而言,真正有动静的,还是公社的那些干部。 上次,刘春花来双水湾,孙向阳就敏锐的察觉到公社那边有变故,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酝酿,借助双水湾煤矿这次扩建,终于爆发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