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高考,在眼下的年代,对所有人来说,都是改变命运的机会,但凡有一线希望,也没人愿意放弃。 上次,整个双水湾没有一人考上大学,让老支书白白欢喜了一场。 而这次,双水湾加上沙坪坝的人,足足有十三人参加最后的高考,除了那些知青外,也有上次落榜的,正好赶上高中毕业的。 至于那些连预考都无法通过的,自然该干活还得去干活,剩下的已经跟他们没关系。 “向阳,你说这次咱们双水湾能有几个考上大学的?” 老支书送别那些参加高考的人后,忍不住问道。 虽说现在一两个大学生对双水湾来说只能算锦上添花,但毕竟是个荣誉,老支书还没到不在意的程度。 “不知道,但能有一個就不错了。” 孙向阳摇了摇头。 很多人都知道老三届的赫赫威名,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个年代高考的录取率也低的令人发指,只有百分之六左右的样子。 孙向阳虽然嘴上这么说,但其实对徐凤霞这次高考仍旧不看好,因为根据面相,徐凤霞这次依旧不会改变命运。 老支书不解的问。 “可惜那孩子了,一心想要考上大学离开双水湾,以后有机会,把回城的名额给她吧。” 而这一切,全都是孙向阳带来的。 很多东西也不是光靠复习就能行的。 “她有病。” 老支书好奇的问道。 这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。 也就是说,她这次还是无法考上。 至于其他人,孙向阳也帮忙看相了,可以说,这次双水湾仍旧会全军覆没。 但这话孙向阳却不好明着说,更不可能对徐凤霞说,只能给点帮助。 “这种事情除了看个人,也得看运气。” “那个叫徐凤霞肯定没问题吧?我听不少人都说她学习成绩最好,预考也考的不错,还不是十拿九稳?” “她那病是精神方面,心理因素,平时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,只是跟个人有关,就好比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大场合,让他站在很多人面前说话,控制不住自己,结结巴巴,甚至说不出话来,我也没办法治。 “嘿,咱们双水湾以后也不会比城里差,现在外面那么多姑娘都想嫁到咱们双水湾来,这在以前,连想都不敢想。” 人的命运,有时候是很奇怪的,但选择同样重要,在不少人眼里,李青青看似有些傻,但在孙向阳的眼里,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。 在八九十年代,能出个大学生都是了不起的事情,而那个时候的录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。 说一声改变命运,恰如其分。 但如果对方在城里有工作名额,也是可以离开的。 面对老支书的不解,孙向阳解释道。 老支书惊讶的问道。 不过我之前让书婷提醒她了,可以吃点安神药,或许会有点用。” 但今时不同往日,双水湾的光棍汉直接成了香馍馍。 “回城吗?对她来说,未必是什么好事,可惜她的心不在双水湾,要不然孙庆波倒也是个不错的归宿,反倒是那个李青青,早早就选择了放弃,一心留在双水湾剪纸,未来说不定会更好。” 孙向阳说道。 孙向阳想了想说道。 “有病?” 孙向阳也有些遗憾,可惜他并没有看过这几届的高考试卷,不过就算看过也没用,因为每个省的考卷都不一样,而且相比后世高考题的难度,眼下其实并不难,只是因为耽误了多年,大家早就把课本上的知识忘记了。 自然,能够考上大学的也不是一般人。 想到这里,老支书看着孙向阳的目光便越发的柔和。 老支书叹了口气说道。 “这个病你就没帮她瞧瞧?” 以前,大家都骂他孙缺德,外面的姑娘提起双水湾,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,仿佛嫁到双水湾这辈子就毁了。 前不久他去公社开会,上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意见,适当的允许一些人先回城,不过名额具体给谁,还是由生产大队决定。 刚刚对老支书的话,更多的是安慰。 他可是知道孙向阳的医术到底有多高明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