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一章 反应!-《年代:从陕北窑洞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双水湾,还有沙坪坝的社员们,关于我是谁,我相信不用介绍了吧?”

    站在台子上的孙向阳目光环视,得到的几乎都是善意的笑声。

    “三队长,您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向阳队长,我们都相信你。”

    不管双水湾还是沙坪坝,孙向阳都分过肉,跟每个人都说过话。

    就算三岁的小孩子,都能认出孙向阳。

    可以说,孙向阳在双水湾跟沙坪坝,绝对是家喻户晓的人物。

    “既然这样,那我就说了,从大年初四开始,沙坪坝的社员就来到双水湾挖窑洞,名义上,这些窑洞是给沙坪坝的社员暂住,方便今后两边来往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这些窑洞,也的的确确是给沙坪坝准备的,但不是暂住,而是常住。”

    伴随着孙向阳的话,一小部分人心中恍然。

    可更多的人,却满脸茫然。

    常住是几个意思?

    “如今的双水湾,正迎来百年难遇的发展机会,黑垆煤矿,还有剪纸画,都是带领双水湾腾飞的希望,甚至我们还要让黑垆土地上长满庄稼。

    但是,仅凭双水湾三百口子人,却远远不够。

    一步慢,步步慢。

    社员同志们,有句话叫时不待我,指望我们双水湾慢慢生孩子,增加人口,根本赶不上这种发展机遇。

    于是,我跟老支书,还有沙支书商量了一下,最终决定,让沙坪坝搬迁到双水湾,集我们两个生产大队的力量,加快双水湾的发展。

    所以,那些窑洞,后面都会用来安置沙坪坝搬迁过来的社员。”

    当孙向阳说完这番话,底下顿时一片哗然。

    惊诧,愕然,不解,排斥,欣喜,种种情绪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对于双水湾的人来说,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,他们也渐渐习惯了沙坪坝的存在,当初开垦黑垆土地,人家一大早来,天黑了才回家,干活卖力,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。

    后面黑垆煤矿,沙坪坝出的钱也更多,占比例反而小,大家同样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再加上这段时间沙坪坝的人每天来这边挖窑洞,两边的人早就彼此熟悉了,甚至还有了不错的交情。

    因为从孙向阳这边论,双水湾跟沙坪坝,就如同一家人。

    而之前,一些消息灵通的,或多或少也听到了些这方面的传闻,再加上双水湾大挖窑洞,心中早就信了七八分。

    虽然沙坪坝的人加入,的确有分一杯羹的嫌疑,但不得不承认,双水湾的人的确太少了。

    像煤矿跟剪纸画,如果没有沙坪坝的帮忙,光凭双水湾的人,根本就完不成任务。

    更何况,孙向阳,老支书,沙支书,这三人决定的事情,又有谁能反对?

    不过,双水湾的人也有些心生抗拒,不满。

    那些基本都是瞄上了在自家旁边挖出来的新窑洞,原本以为沙坪坝的人只是暂住,或者干活的时候借住,剩下的时间,还不是自家的吗?

    等于自家直接多了三孔窑洞,以后住起来也宽敞多了。

    甚至不少人已经有了分家之念,正好可以占用旁边的窑洞。

    没想到,这些窑洞竟然是给沙坪坝那边的人住,还是搬迁过来的那种定居。

    这怎么能行?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