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进退两难-《逆水行周》
第(2/3)页
“啊,不必,不必,太平公的好意,樊某心领了。”
樊毅的爵位是陈国的逍遥郡公,史万岁的爵位是陈国的太平县公,故而相互间以爵位代称对方,两人的封号凑在一起倒是吉利得很:天下太平,就能逍遥了。
“逍遥公,史某最近听到一些传言,是关于贵国的。”
“不知太平公听到何种传言。”
“据闻,贵国国都爆发兵变,乱兵于城中烧杀抢掠,焚毁房舍大半....当然,史某自然是不信的。”
“哈哈,那是别有用心之人造谣罢了,只是有些许士兵因为误会,在军营喧哗,结果一传十、十传百,传到后面就走了样,正所谓‘三人成虎’,传言可信不得。”
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....”
史万岁做恍然大悟状,他和樊毅的演技都不错,樊毅不可能把心事说出来,史万岁也不会追根问底,不过他能猜出对方心中所想,只是不说破。
戏射结束,陈军队伍以微弱优势获胜,双方将士握手言欢,一番痛饮之后,史万岁带着人离开,时值午后,他策马赶回一百多里外的庐江,半天时间有些紧。
终于送走了史万岁,樊毅松了口气,立刻转回大帐,招等候多时的家仆入内,当头第一句话就是“建康情况到底如何?”
那家仆闻言叫起苦来:“郎主!建康城南如今为乱兵盘踞,府里在边淮列肆上的邸店产业,全都付之一炬了....”
“付之一炬?边淮列肆都完了?”
“完了,边淮列肆里所有的邸店、食肆都完了!”
所谓家大业大开销大,文武官员在国都定居,要维持体面的排场,维持一家老小的开支,需要花费许多钱帛,光靠俸禄和食邑所得的那些粮食、布帛,根本就撑不住。
所以文武官员们要么放高利贷,要么经营产业,靠着经商盈利,来补贴府里巨大的开支,和其他官员一样,樊毅府里也经营产业,就在建康城秦淮河畔最繁华的边淮列肆里。
靠着这些邸店的利润,樊府才能撑起体面的排场,应付各种迎来送往,养着忠心耿耿的部曲。
而现在,全都完了。
樊毅听着家仆的哭诉,越听越心凉,他本来驻守采石,待得王师拿下广陵,他便渡江攻拔历阳,正要乘胜追击拿下汝阴,结果建康发生兵变。
兵变发生的原因,大概是因为去年就该发的犒赏没发,士兵积怨已久,如今朝廷又要大举用兵,拖欠的犒赏又不发,所以激发兵变。
这种兵变应该很快就能镇压下去,杀掉领头的首恶,再给附从的普通士兵些好处,来个既往不咎,如此便可平息事端。
樊毅如是想,结果从建康陆续传来的消息,都没一个好消息:乱兵盘踞秦淮河南长干里一带,裹挟百姓参与作乱,甚至开始攻打青溪一带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