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华丽的王府之中,两个人正在唉声叹气。 李氏,如今的襄王妃,她来到坐在王座上的男人面前,满面愁容。 在她的印象中,朱瞻墡一直是个聪慧的人,审时度势的本领很强,而且也没有太多的野心。 就是这样一个人,却还是避免不了卷入皇位的漩涡中去。 从永乐年开始,朱瞻墡就曾不止一次地陷入危机,但都被他一一化解,可却没想到,这几位皇帝都去世得如此之早。 仁宗朱高炽在位十个月,宣宗朱瞻基在位九年八个月,然后就是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。 他的大侄子,也就是正统皇帝朱祁镇发动了将大明拖入深渊的大惨败,数十万精锐折戟沉沙。 去年,接到孙若微懿旨时候的朱瞻墡其实是有过短暂的动心。 因为就那是他距离皇位最近的一次,既没有既如慈父又似勐虎一般的老爷子永乐,也没有汉王、赵王这样的野心家在身侧。 当时几乎只要他想,他就能坐上皇位。 可在短暂的兴奋过后,朱瞻墡看了看身旁的王妃和王子们,很快意识到,自己不能让自己的家人卷入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中。 所以朱瞻墡明确拒绝了孙若微的邀请,并且上表举荐当时尚未监国的朱祁玉为新皇帝。 当时朱瞻墡以为,这就已经结束了。 却没想到,他的这个大侄子,比起之前的那个,手段堪称凌厉、果断,先是一场政变,彻底推倒了在大明朝主政十五年的孙氏集团。 紧接着,便是复建东厂,开始监察文武百官,现在更将「请帖」发到了位于襄阳的襄王府。 一连串的手段,不可谓不让人心寒。 心寒的同时,也令人畏惧。 「王爷,我们…要不要去啊…」李氏轻轻伏在朱瞻墡的腿上,良久,方才问出这么一句。 「唉。」朱瞻墡强颜欢笑道:「我的这个大侄子,一番做派,倒是让本王看见了老爷子的影子。」 李氏抬起头,震惊道:「太宗皇帝…?」 朱瞻墡记起那位文治武功的永乐大帝,脑海中依稀有他当年扬鞭跃马,踏入金陵时意气风发的样子。 「是啊,当年皇爷爷靖难起兵,打进金陵后便是如此,只不过我现在成了当时宁王的位置。」 李氏是知道宁王朱权的结局的,微微啜泣。 「王爷,要不然我们去和陛下说说,将我们也改封到内地,这样也能让他记起老爷子放过宁王一马的事情。」 「哭什么,傻丫头。」朱瞻墡伸出略有粗糙的大手,将李氏脸颊边儿上的泪水擦拭掉,笑道: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