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为何做事替别人着想,会有九成的成功性?” “因为做事替别人考虑,是符合天道,自然有天助你。” “哦!阿云知道了。” 阿云又问:“阿娘,你跟谁学的医理?怎么突然之间,你就会医理了?” “因为阿娘想治好你的病。”陶桃敷衍。 “阿娘是跟谁学习的?” “说了你也不知道。” “阿娘学得很快,我都不知道你跟谁学的,你就学会了。” “学无止境,阿娘现在都还在学习,有空的时候,我就在悟各种病理。” “我一定要像阿娘一样,时时刻刻都不放松的学习。” “有这样的态度,就没有学不成的。” “阿云,回昌平以后,不要随意透露咱们有钱的事。” “阿娘,你怕说了,会招惹麻烦吗?” “你知道就好。” “这路上的凶险让我明白,财会招致横祸。” “钱财是双面刃,用好了利人利己,用不好,害人害己,正常情况下,不要考验人心,人心是善恶掺半的,在钱财面前,许多人会因为贪婪,让恶战胜了善,所以,最好不要露财。” 陶桃母子经过十多天昼出夜伏的奔波,终于到达了昌平。 昌平是一个州城。 虽然没有京城繁华和热闹,但是它也相当于现代的一个省级市,此繁华和热闹的程度,也只是仅次于京城。 原主的大哥陶良是做粮食生意的商人,二哥则是子承父业,开了一个学堂办学。 所以陶家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,也算是家境殷实。 袁学顺赴京赶考之前,都是依靠陶家接济生活,他一去不返,也不管家里,原主带着婆婆和儿子生活,也一直都是依靠娘家生活。 这次,陶桃离开昌平三年,又带着儿子回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