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爹,武王到了……” 东野清正之子,东野无忌,小步赶来贵客厅提醒。 东野清正连忙起身,正要行跪拜礼,门外便已传来梁萧的呼唤。 “老先生年事已高,保重身体,不必多礼。” 东野清正一愣,望着梁萧,见他气度沉稳,神态平和,心中暗暗称奇,一时竟犹豫了。 该不该坚持行礼? 这位武王,少年成名,仍是如此稳重谦逊。 “参见武王!” 东野氏众人纷纷跪拜,东野清正下定决心坚持叩拜,已被梁萧抢先一步扶上座位。 梁萧坐上主位之后,开门见山。 “我今日召集东野氏的诸位,乃是为武朝修史而来。我的岳父惨遭迫害,其余辅助他修史的史官也迫于压力,焚毁了自己的手稿。如今仅凭我未婚妻一人修史,是有些难度。” 梁萧说话的同时,又注视着东野氏众人。 “今日,在场诸位畅所欲言,我可以保证,你们绝对不会因言获罪。如‘邹忌讽齐王纳谏’之事,若是言之有理,必定有赏。诸位也不必拘束,这是你们应得的,也是朝廷应给你们的补偿。” 东野氏众人面面相觑,仍是有些紧张。 这位武王的权势,已经远非当初的南王可比,无疑是实际的君王。 伴君如伴虎。 东野清正深思熟虑之后,试探性地问道:“武王何不找天策府文官修史?” 梁萧淡然一笑。 “我也曾有此考虑,但若是全部由天策府的人员修史,难免成就一家之言,又是偏颇。” 东野清正微微颔首,“如武王所言,史官本该秉笔直书,不能为尊者讳。” 话音刚落,东野氏众人无不提心吊胆。 自武朝开国以来,他们家世代修史,最注重字词运用。 老爷子的意思很明显了。 东野氏想要修史,就不会粉饰近期所发生之事,尤其是逼死三公这种大事。 哪怕三公的确是死有余辜,梁萧是为国除害,他们也不可能将此事粉饰成他们畏罪自杀。 三大门阀出身的三公是梁萧当众赐死,最终被迫自尽,这是铁一般的事实。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,梁萧却是开怀大笑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