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今日之会,众人与梁萧心照不宣。 即使是不知道开国忠武侯之事真相的群臣,也坚信梁萧会取而代之,并且也毫无保留支持自家主公。 毕竟自家主公才是天命所归,万民所望! 只不过,有些话不便于在公共场合说出来,毕竟要考虑影响。 一切尽在不言中。 每个人的桌上都有一份提前备好的名册,上面写好了迁都之后众人的官职变动。 除了梁萧入京之后册封的众人,其他人员今后也会各有升迁和调动。 梁萧的安排合情合理,对群臣而言受益良多,因此皆大欢喜。 至于梁萧夺回帝位之后的朝臣变化,那就更是大有可为了。 等消灭三家门阀之后,六部是可以重启的…… 谈完群臣之事后,梁萧又宣布。 “军队里的‘先生’,我打算再增加一些,因为学堂里的先生们都已通过考验。” “让将士们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、为何而战才是光荣,这一点乃是天策军的根本,至关重要,不可动摇。” “倘若有一天我也残虐百姓,那天策军也应该将我拉下宝座。” 梁萧与众人皆是满怀期待,群臣无不肃然起敬。 天策军里的“先生”,大部分是坚定追随梁萧的文人,并且体能方面也足够支持他们随军出征。 梁萧经常亲临学堂,指导思想。 梁萧不在的时候,卓子房等人会负责这些工作。 这些先生大多是乡里有口皆碑的贤人,经过不断的学习进步,已经是合格的辅官,负责辅佐将帅们做军队的思想工作,本身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。 与这些改革配套的,是军人的待遇和抚恤制度的进步,保障军人没有后顾之忧。 天策军能够战无不胜,靠的当然不只是军备。 将士们的战斗意志,也是其战力的一部分。 与敌军作战的时候,许多天策军的前锋将士即使身被数创,甚至回天乏术,也要拉几个垫背的,或者为身后的战友挡刀,甚至不惜提醒战友将自己的身体当作踏板,不可谓不壮烈。 这便是天策军将士的战斗意志,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军魂。 也许他们远不如现代化军队,但足以笑傲当世任何其他军队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