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陈景乐惊讶,要知道京大深院可是位于鹏城核心区,周边房价虽然有所下降,但依旧在8万多、9万一平方。 自家肯定是没那么多钱买的,就算买也只能买个小户型。 岳父大人这话的意思,明显是他帮忙出钱。 李启光不置可否:“贵点就贵点呗,你俩没有购房资格,那就挂在公司名下,当投资理财咯。” “……” 于是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。 鸿启现在快速扩张,不在乎多这一项投资,因此陈景乐没有拒绝。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,鸿启现在的体量,跟两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。 光是线下实体连锁店,就近百家,估值已经超过10亿。凭借全产业链支持,在社区生鲜赛道中,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。 属于市场新贵。 虽然跟钱大妈这种头部比,还有很大差距,但在华南地区,乃至东部沿海数省的一二线城市,都已经具备一定名气。 不止一家投资机构来咨询过投资相关事宜。 如果不是陈景乐按着,公司里很多人都想走钱大妈那种加盟路线,从而实现盈利的爆发性增长,快速上市圈钱。 问题陈景乐压根就没考虑过上市的事。 他做的是实业,不是金融。 解决公司里的异议也很简单。 发钱! 给员工们发钱! 要想马儿跑,又想马儿不吃草,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。 钱发下去,不满的声音立即变小了,大家都表示支持拥护陈副总的决定。 如果李启光不是创始人,大家都想给陈景乐加件衣服了! …… 有一句话,陈景乐藏在心底没说出口—— 其实他是有名校滤镜的。 这份录取通知书,是他送给18岁的自己的、迟到的礼物。 清北可以说是每个学生读书时候的梦想情校,然而真正有机会考上的,寥寥无几。 比如他高考那会儿,参加统考的考生超过75万,被两所顶级院校录取的,加起来却不到150人。 可见竞争有多激烈。 相比之下,研究生就容易得多,只要能过初试复试,等面试时候表现好点,还是有机会的。 众所周知,考研分红黑榜。 京大可以说年年都在红榜上,跟企业招聘不一样,这里不歧视出身,只歧视混子。 因为大家都知道,考研能考400多分的人,本科二本或许学习天赋不如本科985,但能考这个分数,肯定是个狠人。 只要你有实力,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。 陈景乐面试的时候,其实面试的老师是不知道他的简历的,也就是说人家京大压根不在乎你是哪个学校来的,面试就只在乎面试时候的水平。 当听到他说有这么多论文成果时,无不惊愕。 若是真的,这成绩甚至不输博士生,你跟我说你是本科毕业想来读研? 有没有搞错?! 要知道这里面不乏核心期刊啊,没有导师背景的情况下,硬核程度可想而知。 又不是诬大那种靠关系的水货文硕优秀毕业论文。 而且陈景乐发表的论文,有不少都是京大的期刊,其中不乏涉及到经济管理方面的。 虽然是跨专业考研,但专业技能方面,一点不输那些本科就是经济管理的学生,科研成果更是吊打。 更别说陈景乐现在在一家估值几十亿的大公司当高管,这对京大来说,简直是瞌睡送枕头。 这年头学生就业是个大问题,即便京大也不例外。 因此,京大那边在录取后,直接给了他一个硕博连读的名额,只希望他在人事招聘的时候,给京大多提供几个岗位。 这种双赢的事情,陈景乐自然不会拒绝。 对比社会企业,他其实更喜欢学校这种相对纯粹的氛围,即便汇丰商学院它的氛围,跟正常的校园可能不太一样。 毕竟鹏城处于珠三角发达地区,四大一线城市之一,经济发展速度飞快的同时,连带学校里的氛围也异于其他城市。 陈景乐无所谓,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。 最值得庆幸的是,对他的想法,李北星由始至终都表示支持,丝毫没有说怕耽误家庭。 呜呜呜李老师真的太好了! 再次验证一个好老婆是多么的重要! 至于为什么选京大而不选其他省内高校? 首先清大深院那边都是招理工科,没有适合他的专业。 哈工深虽然偏理工科,但毕竟C9,文科也很不错,如果没有京大,陈景乐是打算选它的。 至于中大…… 虽然在南东省人眼里地位非同一般,但近几年着实有点不知进取,加上鹏城实在太有钱,别说哈工深、南科大,就连深理工这种才建立没多少年的学校,都快爬到中大头上来了。 师资力量这块,中大掉队实在太快,加上近年的各种学术丑闻,陈景乐思考再三,并没有选择它作为考研对象。 如果想走纯学术路线,南科大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,看人家的院士数量…… 陈景乐为了圆自己一个小时候的顶级高校梦,最后只能忍痛选择京大这个招牌。 好在顺利上岸。 二本逆袭Top2,哦不,是Top1,毕竟他现在是京大学生了,这种事放到今时今日,依旧称得上大新闻。 谁不喜欢废柴逆袭的剧本呢?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。 …… 陈景乐在收拾行李。 明天就要出发去学校报道了。 两个小宝趴在他身上扒拉着他的衣服。 “爸爸,你这是在做什么呀?”已经两岁的陈骓画小朋友瞪大眼睛问。 “收拾行李啊,明天我们要去鹏城的。”陈景乐笑着回答。 陈骧文好奇:“鹏城是哪里?” 陈骓画则问:“为什么要去鹏城啊?” 陈景乐放下手中的东西,一把抱起两个孩子,来到书房里的国家地图面前:“喏,这里就是鹏城,这里则是我们所在的江北老家。至于为什么要去鹏城,因为爸爸要去读书啊。怎么,你们不愿意跟着爸爸?” “那妈妈呢?”两小只第一时间回头找妈妈。 陈景乐黑着脸,无视倚着门框哈哈大笑的李北星,无奈叹气说:“妈妈自然也跟着去。爸爸在哪,妈妈就在哪。” 李北星收敛笑容,只是嘴角依旧翘起。 虽然有了孩子,而且是两个,但他们之间的感情,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冷淡,反而更加亲近。 “那我、我也要去。” “我也是我也是。” 两个小朋友争先恐后。 “放心,爸爸妈妈肯定会带上你们两个的。”陈景乐托着他们回到房间继续收拾行李。 “那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,还有祖爷爷他们呢?”陈骓画小朋友又问。 陈骧文不甘落后:“还有绮云姑姑。” 陈景乐微微一笑:“鹏城离江北不远的,坐高铁也就三个多小时,等放假的时候,爸爸再带你们回老家玩好不好?” “好~” 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。 “你们两个,赶紧过来,别耽误爸爸工作。”李北星上前把俩小家伙带出去。 陈景乐呵呵笑地看着,低头继续收拾行李。 虽说岳父那边帮忙解决了房子的问题,但毕竟是一家四口搬家,陈景乐又是那种不喜欢奢侈浪费的人,除了部分可以到时候再买的东西外,其余要带的东西依旧不少。 时隔近十年,重新回归校园生活,多少有点紧张忐忑,但更多是期待。 期待京大这个平台,能带给他多大的收益。 毕竟他是来学习的,不是来镀金的。 都说汇丰商学院不好呆,卷得厉害,可对陈景乐来说,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 他是那种怕卷的人吗? 无非是再走一次求学路。 这一次,他有系统辅助,有老婆孩子陪着他,家里人都支持他,有什么好担心的? 干就完了! …… 多年以后。 在陈景乐的努力下,他从岳父李启光那接手过来的鸿启集团,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优秀企业。 虽未上市,但估值超过百亿。 鸿启的出名,除了在生鲜蔬果领域占据足够的份额、产品价格质量令顾客放心外,更源于老板对待员工的友好程度,堪称业界良心标杆。 大家都知道,鸿启的待遇是出了名的高,从总部到下面小门店,到工厂流水线员工,都属行业第一档。 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,大家想到要买水果买蔬菜,都会下意识考虑鸿启。 在此之前,提到良心企业,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原省的东来超市跟崔老板的矿企。 如今的鸿启,虽然不如人家,但也不差。 至少在岭南这一亩三分地,真正做到了百万漕工衣食所系,属于跺跺脚,都会震三震的角色。 已经在最最上面都挂了名的,跟下面农村农业深度绑定。 这年头农村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。 鸿启解决的,恰好是百万个农村家庭吃饭的问题,同时种业研发中心那边,还打破了好几项国外的技术封锁。 这年头不缺喊口号的,缺的是能干实事,能解决问题的。 因此地位水涨船高也是情理之中。 而爸妈努力经营的陈记快餐店,已经开到了第七家分店,都是家里的亲戚们在做,不说有多厉害,至少大家混个温饱没问题。 李老师依旧在家待业。 跟陈景乐差不多,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,还是那么温柔漂亮,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这边。 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,如今都快小学毕业了。 时间过得真快啊。 曾几何时,陈景乐还想过30岁、最多35岁就退休,去尽情享受人生。 可是现在看来,不行了,肩上的责任太大了,大到他不敢轻易放手。 不过无妨,他还挺得住。 每次遇到困难挫折,无非是再一次向着高山发起冲锋。 真正的唯物主义者,是无所畏惧的。 他这个还算年轻的战士,有的是秋风扫落叶般的力量。 至于最终能走到哪一步,会变成什么样…… 就留给时间和历史去证明吧。 “陈总,好消息,我们的水稻规模种植田今年的平均亩产量,已经达到1200斤!” 旁边戴着草帽的中年农业专家,从助手手里接过一组数据后,兴奋说道。 陈景乐收回被打断的思绪,低头抓住沉甸甸的稻穗,笑答:“很好!” 又一年庄稼成熟时。 (全书完) 第(3/3)页